首页>焦点新闻>正文
焦点新闻
央视报道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郑杨教授:被患者需要是件幸福的事儿
作者:白求恩第一医院  时间:2021-01-28  点击数:

【消息来源:白求恩第一医院】1月22日早,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报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郑杨教授抗疫再出发的事迹。报道指出,连日来,随着吉林省疫情防控的不断升级,吉林省集中最优医疗力量进入专科传染病医院。1月20日晚,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113名医护人员连夜集结,奔赴抗疫一线,进入隔离病房开展新冠患者救治工作。在这次支援的医护人员中,64岁的郑杨医生是第二次主动请战,她被大家尊称为新冠疫情“战场”上的“定海神针”。

郑杨是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有着35年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最近几天,长春市紧急向各个医院调配医护人员,郑杨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由于吉林这次疫情多以老年患者为主,而老年人多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郑杨在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经验丰富,而且在2020年初时,她曾带领自己的团队到武汉支援,当时他们在武汉大学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收治了50名患者,其中大部分为老年重症患者。支援武汉时,郑杨也是第一批报名参加的。轻描淡写,不做渲染,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是郑杨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在武汉救治的患者,多数都从重症和危重症救治了过来。其中一位危重症患者是名抗战老兵,还在新年来临时给他们发来了感谢视频。

1月20日上午,郑杨查完病房后又做了两台手术,之后就和医院领导赶往传染病医院对接相关患者病情。他们在和时间赛跑。郑杨的爱人和女儿都在北京工作,这次到传染病医院隔离病房参与治疗,春节她就不能和家人团聚了。这次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113人的医疗队,全部医生和82%的护士均曾参与过武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1月20晚,郑杨和其他100多名医护人员再次一起奔赴抗疫一线。

郑杨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觉得医生被患者需要是件挺幸福的事儿。因为你就是医生,患者需要你真的是很幸福很充实的感觉,我就没想太多,也没有特别高的想法,就是对职业的一种热爱,就应该好好地去做吧。”“我们这个团队是从武汉撤下来的,大家既有工作经验和防感控的经验,又有工作热情。所以我就提出凡是确诊的我们就都接过来吧,这样就把整体战线前移了,避免那些轻症的患者转重症以至于转成危重症,我们干脆就申请把工作的战线往前移,把所有的病人我们都接过来,迅速做一个评估。”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党委书记、2020年白求恩第一医院援武汉重症救治医疗队队长吕国悦接受采访时说:“武汉抗疫的过程中,郑杨主任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她的经验非常丰富,能及时发现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症状。这次救治过程中老年人比较多,这方面的疾病合并症也比较多,她的到来会给患者做出一个很好的诊治和治疗。”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信息管理和技术维护: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 
管理员信箱:zygl@jlu.edu.cn版权所有 2015 吉林大学
吉ICP备06002985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302000045号

网站导航

当前访问量: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