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焦点新闻>正文
焦点新闻
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术论坛圆满闭幕
作者:社会科学处  时间:2015-05-08  点击数:

5月5-6日,为期两天的“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珍爱和平“苏中在二战战胜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中的作用”——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术论坛在莫斯科圆满闭幕。

参加此次会议的学者来自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和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共提交论文70余篇。会议期间,中俄双方学者作了48场精彩报告,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论文已交由俄罗斯科学院出版社予以整理出版发行。

在主题演讲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代理所长卢佳宁教授提出二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相互支持取得的结果,并极大提升了两国的国际地位。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长加列耶夫就苏联进入对日作战前夕远东战区总体军事部署的得失进行了分析,北京大学历史系臧云祜教授认为,中苏20世纪30年代的迅速建交并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与日本不断侵华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认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为二战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重要推动者。吉林大学刘清才教授分析了俄日南千岛群岛争端演变的历史以及政治解决方式。

此外,中俄两国学者还就中国和苏联在抗日战争中起到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构、当前日本政府的历史认识,以及反对篡改二战历史的斗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此次国际研讨会中学者们提出的一些观点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性,并引起史学界各位专家的热烈讨论。会议取得的成果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高了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了中俄两国维护和巩固《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公认国际关系准则,以及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信心。

在6日下午举行的闭幕式上,佐洛塔廖夫教授代表俄罗斯军事科学院向此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吉林大学赠送了12卷的《伟大的卫国战争1941—1945》。

吉林大学中俄区域合作研究中心朱显平教授代表吉林大学,对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表示感谢,他表示本次研讨会圆满闭幕为中俄两国二战胜利纪念与庆祝活动画上了一个逗号,中俄两国学术界对于二战的研究还会继续坚持下去,并对各位学者发出真挚邀请,欢迎大家到吉林大学讲学并开展研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代理所长卢佳宁在发言中指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和学术意义。会议的召开贯彻落实了中俄两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指示,是对二战胜利的纪念与庆祝,捍卫了世界反法西斯主义和反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成果,加深推动了中俄双方在各相关领域的合作。他指出,本次会议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筹备举办过程中历经了很多困难与曲折,因此向与会代表表示感谢,尤其要感谢吉林大学李元元校长对会议的大力支持。

此次会议彰显了吉林大学相关领域研究的雄厚研究基础和良好学术传统,搭建了中俄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吉林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为中俄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做出了贡献。

(消息来源:社会科学处)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信息管理和技术维护: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 
管理员信箱:zygl@jlu.edu.cn版权所有 2015 吉林大学
吉ICP备06002985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302000045号

网站导航

当前访问量: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