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吉林省油页岩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近临界水法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先导试验关键技术与装备”通过专家论证。该课题主要以吉林省扶余县伊家店油页岩矿层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层薄和含油率低的特点,围绕近临界水法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先导试验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展耐高温高压电热棒、井下高压-工频快速加热装置和高温高压井的钻完井相关技术研究,并进行野外先导试验。

受吉林省科技厅委托,本次论证由吉林大学组织开展。评审专家组组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组成人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如人、林学钰、任露泉,吉林省政府原副省长李介车,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赵继,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郭文秀,吉林大学科技处处长董德明和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刘招君等九位专家。
论证会上,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院长、课题负责人孙友宏和课题负责人王洪艳从立项背景、前期工作基础、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同意通过项目论证,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提出了具体建议。

据悉,经过4年的建设和攻关,吉林大学承担的财政部、教育部跃升计划专项“国家潜在油气资源(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项目”,在油页岩地质资源评价、勘探技术、钻采与仿生技术、地下原位裂解技术、综合利用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均已取得重大突破,作为跃升计划的延伸,吉林省即将启动“油页岩重大科技专项”。(油页岩合作创新基地)